發布時間:2021-06-28 11:26:04
目前,在國內所運用的進口共箱式歐式固體柜和電纜類型的銜接器是歐洲風格的設計品牌。
在歐洲通常采用單芯電纜,容易固定和易于裝置,沒有電纜對的套管扭轉力矩的顧慮,套管終端裝置的貼合性易于保證,一起大大降低了發生熱故障的可能性的。
但是,國內運用的是三芯電纜,與單芯電纜相比裝置雜亂得多,并由此發生電纜銜接問題。
在進行電纜銜接時,三芯電纜首要固定的是電纜的外護套,實際上并沒有對各單相進行牢靠的固定。
銜接后,即便作為電纜自身的重力、電力或外部電源搖擺,都有可能將單相的扭矩傳輸到的外護套。
三芯電纜因為大多數裝置過程中需求對應相序,因此,在進行固定前就需求用外力加以扭動。
電纜銜接結束后,因外力扭動發生的內部壓力逐漸發生釋放,從而康復力矩并作用于套管。
固體柜中的電纜因為面積和高度的原因只適用于單芯電纜,電纜的長度限度也較小,對裝置的中心階段的精度要求高。
接線端子一旦裝置后的壓接長度已經確認,而且因為單相線較短,不能輕易彎曲以配合裝置到位,必定采取強有力的舉動來加以調整,可能會導致套管損壞以及其他不良后果。
解決方法:
1、恰當增加共箱式電纜固體柜的高度
如前所述,共箱式固體柜內的空間巨細是發生銜接問題的首要因素。
能夠經過與設備配套的升高座增加柜臺的高度,對裝置的環境進行改善。
使用升高座將電纜周圍的小室擴展到800mm左右,以確保電纜套管的固定部位的中心垂直間隔不得少于750mm間隔。
這樣電纜芯的長度能夠做到與銜接器裝置時容易調整到位。
2、選型考慮套管接觸面的導電能力
因為電纜銜接出現問題后,接線端子貼接不良,導電面積將會更小。
此外,所有的導電部件都密封在絕緣套內,不易散熱,一起還存在降容的問題。如果貼接處有點松懈,在高電流經過時極易發生高溫故障。
因此,需求預備支持截面積為240mm2或300mm2的電纜,螺栓型套管的最佳挑選額定電流為800A規范套管,銅管外徑應為32mm,以使熱故障削減發生。